手机版
ENGLISH

当前位置:地方文献 >> 它山之石
 
江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1 馆藏地方文献的基本情况

    江西省图书馆自1920年创建至今,已有78年的历史。现在,全馆藏书达180万册(不包括报刊),馆藏地方文献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见表1~4)。

 

                        地方文献(普通图书部分)入藏表

 

 

政治

法律

经济

文化

教育

文学艺术

历史

地理

工业

科技

农业

合计

1949年以前

235

100

11

46

174

64

64

694

1949年以后

446

170

1046

1128

476

331

379

3986

小计

681

278

1057

1174

652

395

443

4680

比例

15%

6%

22%

25%

14%

8%

9%

 

 

 

地方文献(古籍部分)入藏

地方志

历代名人著作及研究

其它文献

合计

数量(种)

602

739

611

1952

比例

31%

38%

31%

 

 

地方文献(报刊部分)入藏表

 

     类别

入藏时间

   期  

   报  

种数

比例

种数

比例

1949年以前

453

54%

173

60%

1949年以后

374

46%

114

40%

合计

824

 

287

 

 

 

各类型地方文献与馆藏比例表

文献类型

该类地方文献与馆藏比例(种)

馆藏该类文献总数(种)

占该类馆藏总量比例

普通图书

4680

205440

22%

古籍线装书

1952

27182

70%

期刊

824

12336

67%

报纸

287

1099

260%

 

 

     除表1~4所列外,该馆还收藏了很多本省“文革”时用的资料,其中“文革”小报有327种,共装成合订本185册,还有不少零散报纸,以及“文革”期间散发的传单13000余张。这部分“文革”资料较完整地记录了江西省“文革”十年的历史,为研究江西省“文革”史保留了极为宝贵的原始文献。这些资料既是馆藏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该馆地方文献的一大特色。

 

2 江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评估

他们对馆藏地方文献的评估主要采用了书目核对、用户评议和引文分析三种方式。

 

2.1 书目核对

书目核对就是将要被评价的馆藏与一些标准书目(或权威的馆藏目录)逐一核对,检查馆藏文献在数量、品种方面的差距,以评价馆藏文献的完备程度。他们采用了几种书目结合核对的方式,即以一种书目为主,其它几种书目为辅,对馆藏地方文献分别进行核对的方式。首先,他们选取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情报资料研究所编的《江西地方文献索引》为标准书目,对该馆地方文献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见表5。

 

5  标准书目与馆藏抽样核对表(1

 

政治法律

经济

文化教育

文学艺术

历史地理

历代名人著作

合计

标准书目收录的

该类文献种数

31

153

79

48

251

3065

3627

标准书目中所含

馆藏数

9

92

39

33

194

844

1211

收藏率

29%

60%

50%

75%

58%

27%

 

 

 注:平均收藏率50%。

 

    由于《江西地方文献索引》中地方志部分收录不甚完全,他们选取了省志编辑室编的《江西省地方志综合目录》为标准书目核对馆藏地方志。该目录较完全地收录了民国以前编修的江西地方志。核对情况见表6。

 

标准书目与馆藏抽样核对表(2

 

县志

地理志

山水志

名迹志

物产志

人物志

文献志

总计

标准书目收录的该类文献

残佚存目

15

148

289

2

19

14

1

39

30

557

 

10

68

448

17

38

61

15

37

163

857

标准书目中所含馆藏数

9

48

348

11

25

32

11

23

103

602

0

5

16

0

0

0

0

1

1

23

1

15

92

6

13

29

4

13

59

232

   

90%

77%

79%

65%

66%

52%

73%

65%

63%

 

注:平均收藏率70%

 

     如表6所示,民国前江西省共修志1414种,现仅存857种,该馆收藏完整的有602种,另收藏残本志书23种。另据统计馆藏地方志多有复本,加复本共计1025部。

 

    他们选取了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增订本)为标准目录核对馆藏地方期刊,核对结果见表7。

 

 7  标准书目与馆藏抽样核对表(3

标准书目收录的期刊数

馆藏期刊数

标准书目中所含期刊数

收藏率

多藏量

289

453

170

59%

238

 

注:多藏量指未与标准书目对上的那部分馆藏地方期刊。

 

    另据文献记载,截止到1949年,江西省先后创办① 期刊600余种②报纸500余种。如以这些数字为标准计算,该馆地方期刊和地方报纸的收藏率也能达到75%和35%。由于只见到文献记载还未见到具体目录,因此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数据。

 

2.2 用户评议

    他们向省地方志编辑室、省社科院历史所、江西师大历史系、江西大学历史系和省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发出了书面调查评议表,征求对馆藏地方文献的意见。收回调查表17份,其中有6人认为馆藏地方文献收集基本完备,占总人数的35 %;8人认为馆藏地方文献勉强够用,占47%;3人认为馆藏地方文献残缺不全,占17%。没有一个人认为馆藏地方文献是完备的。

 

2.3 引文分析

    为了使引文分析的结果能准确地反映馆藏地方文献支持科研的能力,他们选取了有关江西政治、经济、历史、教育、文学及地方名人的论著进行引文分析,结果见表8。

 

8   引文分析调查表 

论  著  题  名

论著出处

引文数(篇)

入藏数

入藏率

近年来江西考古新发现

江西省史学会编《史学论文集》

44

39

88%

“陶渊明始家宜丰”甄别

同上

21

14

66%

近代帝国主义侵略江西与江西人民反侵略斗争

《江西方志》 1989.3-4 

22

12

54%

李梦阳与江西粮食运销

《江西社会科学》1983.4

21

16

85%

清代的江西粮食运销

同上

33

23

69%

江西苏区文学史(专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30

24

80%

注:平均入藏率73%。

 

2. 4 分析与评价

2.4.1 该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己初具规模

    从表1~4可知,该馆地方文献收藏中有图书6632种,其中普通图书4680种,地方志602种,地方人物著作及研究论著739种,其中古籍61种,还藏有地方期刊824种,地方报纸287种。表中还显示馆藏地方文献类型较齐全,并在各类文献馆藏总量中占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地方报纸的收藏占馆藏报纸总数的26%。从表5~7也可看出,馆藏地方文献中的普通图书、地方志、地方期刊分别占标准书目收录总量的50%、70%、59%,收藏都达到50%以上。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作出如下判断:尽管馆藏地方文献还不很完备,但馆藏地方文献的结构和规模都己有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馆藏地方志善本就有298种,还藏有不少罕见的地方名人如欧阳修、宋应星等的著作和一批宝贵的地方报刊,如《江西民国日报》、《江西政府公报》等。馆藏地方文献的这些优势使该馆在江西地方文献收藏方面处于省内外的领先地位。

 

2.4.2 馆藏地方文献具有一定的支持研究的能力

    如前所述,有35%的读者认为馆藏地方文献勉强够研究之用。表8显示引文的平均收藏率达73%,这些足以说明该馆的地方文献储量有一定的文献保障能力,基本上能满足读者进行江西地区多角度、综合性研究的文献需要。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到有17%的读者认为馆藏地方文献残缺不全,这部分读者的评议意见正好反映了该馆地方收藏还不完备的问题。

 

2.4.3 各类型地方文献收藏状况不一致,甚至还存在某些收藏空白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收藏完备程度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3.1 地方志、期刊、报纸的收藏完备程度不一致

    如前述,该馆收藏地方志602种,占现存志书的70%,收藏建国前地方期刊453种、地方报纸173种,分别占全省同期出版期刊、报纸总数的75%和35%。相比较而言,地方期刊的收藏最为完备,地方志次之,地方报纸的收藏完备程度最低。

 

2,4.3.2 正式出版发行与非正式出版(或自发)的出版物的收藏状况有较大的差距。从1995年、1997年版《全国报刊大全》中收录的江西地方报刊的收藏情况便可见一斑,见表9。

 

地方报刊入藏表

报刊发行方式

邮局发行

自办发行

类型

报纸

期刊

报纸

期刊

《中国报刊大全》中收录数

26

43

16

64

馆藏率

26

43

7

40

收藏率

100%

100%

43%

67%

 

    表中显示,邮发与非邮发(自办发行)报刊的收藏率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自办发行的报纸该馆仅收藏了其中的43%。调查中还发现,非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会议录、资料汇编等文献的收藏率很低,而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则收藏较完整。

 

2.4.3.3 馆藏中存在的收藏空白

(1)、第二次国内革命故争时,中国共产党在江西赣南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苏区宣传和出版工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江西各块苏区的红色报刊达130多种、出版图书180种③。这些书籍和报刊对于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史和江西革命史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源。而该馆对这类文献的收藏基本上是空白。

 

(2)、对于中央苏区、井冈山革命斗争和南昌起义的研究,在国内外中共党史专家的心目中是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海内外有大量论著出版,该馆对国外这些论著的收藏也是个空白。

 

(3)、海外出版的研究江西的文献也是馆藏的空白。调查发现该馆缺藏外文原版的江西地方研究文献(现仅见的一种日本人著的《支那省别志·江西省卷》还是复印本),就是港台出版的江西地方研究文献也不多见。

 

2.4.4 馆藏地方报刊缺乏完整牲

 

     该馆收藏的地方报刊数量很多(见表3),但不能因此而判断馆藏地方报刊的完整性,报刊的完整性须依据每种报刊连续收藏的年限和每种报刊的缺期情况来加以判断,下面就分别对连续收藏和缺期情况作些统计,见表10、11。

 

10   地方报刊收藏年限统计表

 

1-9

10-19

20-29

30-39

40-49

累计种类

报刊

271

12

2

1

1

287

期刊

800

21

3

0

0

824

 

 

11   馆藏地方报刊收藏状况表

       收藏情况

类别

收藏完整

收藏不完整

累计种数

种数

比例

种数

比例

报纸

建国前

23

13%

150

86%

173

建国后

56

49%

58

51%

114

期刊(建国前)

108

23%

345

77%

453

 

从表10看出,连续收藏20年以上的报纸只有4种,期刊只有3种。连续收藏时间最长的是《江西日报》。

 

从表11看出,馆藏地方报刊缺乏完整牲。对建国前后地方报纸的完整率的比较中,似乎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报刊入藏年代越长,其完整性就越差。另外他们对建国后20种社科地方期刊的完整性进行了抽查,其收藏完整率仅为20%。

 

3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 

     作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该馆应该成为全省地方文献的收藏中心,然而,该馆现有地方文献收藏规模与全省地方文献收藏中心的地位还很不相符。要在初具规模的地方文献收藏的基础上,结合馆藏地方文藏资源调查的结果和它提供的启示,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改善和加强该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3.1 把江西省馆建设成为全省的地方文献收藏中心是个长期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千方百计地广泛收集,建立完整、系统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江西问题研究的文献需要”作为指导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组织,充实人员,长期不懈地有计划地开展地方文献资源中心的建设工作。

 

3.2 建设全省地方文献资源中心,要从本省的特点和馆藏实际出发,建立不同的特藏

 

3.2.1 江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祥地,根据江西的这些特色应建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井冈山革命斗争和八一起义等革命文献特藏。

 

3.2.2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历代名人辈出,如陶渊明、朱熹、文天祥、汤显祖等,特别是在我国唐宋时期曾出现过一个“江西文化名人群体”,像欧阳修、黄庭坚、曾巩、王安石、晏殊、杨万里等等,更有如方志敏、邹韬奋、赵醒侬、袁玉冰等一大批革命先烈。据此,应把“江西历代名人著作及其研究文献”作为江西省地方文献的一大特色而建立特藏。

3. 2.3 建立地方志特藏。应尽收建国前后编修的一切地方志。

 

3.2. 4 建立地方报刊特藏。应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出版的所有地方报刊。

3.3 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3.3.1 尽快建立完善的全省出版物呈缴样本制度。1984年,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颁发了“赣办字[1984]43号《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收藏工作的通知》”。这文件一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90年代后,该通知的作用逐渐衰减,到目前为止,只有二、三个省内出版社每年2~3次向该馆缴送部分样书。应学习兄弟省馆经验,力争新闻出版局的支持,尽快建立全省正式及非正式出版单位向省图书馆呈缴出版物样本的制度,较全面完整地收集省内正式出版物和省内各单位自编自办的图书、报刊、简报、简讯筹非正式出版物。

3,3.2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江西地方文献的出版信息,特别是其它省、市、港台地区和国外的出版信息,以加强海外、港台出版的江西地方文献的收藏,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新地方史志的收集应引起重视,采用与省志编辑办公室挂钩的办法收集新史志,从而保证了省馆的完整收藏。

 

3.3.3 利用标准书目核对馆藏地方文献,编制缺藏、缺期目录。还要注意利用各类全国性的联合目录,掌握收藏单位,以便有计划地通过交换或复制的方式补充缺藏或缺期的地方志、图书、报刊和其它地方文献。

 

3.3.4 重视有关江西问题会议文献的收集

广泛参加各种有关江西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研究领域的研讨会以及纪念江西历代名人的研讨会,收集会议论文集、汇编或未结集的单篇论文。

 

3.4 大力开发地方文献,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

     有必要加大开发地方文献的力度,运用现代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该馆特藏的基础上建立江西省地方文献数据库,并使之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江西地方文献。江西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收集范围,除收录本馆馆藏外,还要注意收录本地区、本系统图书馆及本地区其它系统图书馆的馆藏,更要注意收录全国各主要图书馆的馆藏,以保证该数据库的质量及其全面牲、完整性,使之成为全国性的江西问题研究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设还特别要注意及时追加最新数据,使之能尽快地为读者提供最新信息。江西地方文献数据库可按不同的文献建立全文数据库和题录数据库两类。这些数据库应包括:

 

(1)江西地方志及江西地方报刊基本上可反映江西的历史、现状以及各时代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可将全省史志和全省报刊建成全文数据库。

 

(2)江西省地方法规全文数据库。

 

(3)江西省历代统计资料数据库,建国前的统计数据可为所有读者利用,而建国后特别是当代的统计资料则应根据不同的读者有针对性地提供。

 

(4)根据江西革命历史的特点,建立井冈山革命斗争和八一南昌起义两个专题的数据库。 

 

(5)建立江西名人及其研究文献资料索引数据库。

 

(6)为当前江西的经济建设服务是建设数据库的重要依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江湖开发工程”是根据江西省的自然地理特征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为配合省政府的这一战略性目标,应建立有关“山江湖开发工程”的文献数据库,数据库应包括有关“山江湖”的历史文献资料、统计数据,也应包括现代有关开发利用“山江湖”的文献资料及统计数据。

 

     建立南昌--九江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发展江西经济的重要决策,这一地区是江西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省政府计划以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示范,以推动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据此,可将昌九沿线区域的科学、教育、文化、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地理、风土人情等文献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