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ENGLISH

当前位置:地方文献 >> 三湘院士风采
 
刘新垣
   刘新垣 (1927.11.7- ) 生物化学家。湖南衡山(今衡东)人。1952 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何北医学院任教。1957年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后改名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63年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沪港合资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生物技术工业园董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中科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国际干扰素研究会理事、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首次证实丝腺大分子RNA(核糖体)中含稀有碱基; 在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的研究中,用合成酶PNPase和水解酶RNase T1共同作用合成了带有两个稀有核苷酸片段,产率达90%以上,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干扰素作用原理研究中,发现2′─5′三腺苷酸许多新的生物功能,证实2′─ 5′三腺苷酸受体的存在,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组织领导人r─干扰素、人天然白细胞介素─2(IL-2)的基因工程研究,r─干扰素的产率达菌体总蛋白60-80%,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脑研究所合作,共同发现了IL-2有镇痛作用,证实IL-2的免疫作用和镇痛作用分别存在于IL-2分子中两个不同功能并证实IL-2的活动中心由45位、107位Tyr,及42,44,117位Phe组成;组织白细胞介素─2 等科研成果的开发转化成医药新成品。合撰有《核糖核酸结构的研究Ⅱ.丝腺与酵母核糖核酸的结构比较》、《干扰素的功能表达机理Ⅲ.2′─5′三腺苷酸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中的重要意义》等论文270余篇。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email protected]